食饮为患,和以砂仁;夹涎吐逆,和以半夏;膈气不利,和以杏仁;胃虚不调,和以参、术;中气不快,和以藿香;伏暑伤脾,和以扁、朴;转筋为患,和以木瓜;三焦蓄热,和以赤苓;气逆急吐,和以甘草。经曰∶湿胜则濡泻。
此乃先解表气而兼顺里气者,气顺则风散。三阳数变之风邪,责之细辛;三阴内淫之风湿,责之苓、术。
本方加桔梗,名柴胡桔梗汤∶治春嗽。夫齿乃骨之余,本属肾,肾为水脏,先天之真阳寄焉,以统乎骨分中之血液。
然每证不过数方,嫌于方少,一方一本集所载,皆中正和平、诸书所共取、人世所常用之方,即间有一二厉剂,亦攻坚泻一古人立方,分两多而药味寡,譬如劲兵,专走一路,则足以破垒擒王矣。故凡诸证寒凉太过,几于无阳者,宜审择而用之。
去此手足阳明药也。乌梅味酸,蛔得之而软;连、柏味苦,蛔得之而伏;椒、细味辛,蛔得之而死;干姜、附、桂,温脏寒也;人参、当归,补胃虚也。
以疫气无形,由鼻而入,故亦就鼻而塞之。名虎潜者,虎,阴类,潜藏也。